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导肮
媒体关注
网站导航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IEC SYSTEM
EN
招生 >
奖学金 >
校友 >
特色专业 >
留学生活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媒体关注 >
党建新闻 >
来华留学认证 >
突尼斯海外分校 >
关于我们 >
2022
03.04
《钱江晚报》:全国爱耳日 | 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活动: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很重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陈孝倩 庄凤仪“高音量、长时间使用耳机,可能面临噪声型的听力损害。就像这根麦秆,一旦弯折,折痕再也不能消除。我们的听力也一样,一旦造成损害,就再也不可逆了。” 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听力日”,也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为了提高师生们对安全用耳的意识,保持良好的听力,3月2日至3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了一场以“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安全用耳,终身聆听”为主题的听力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在浙江中医大学爱耳日活动现场,组织者们用生动的游戏告诉大家用耳健康的重要性。负责人还针对学校师生的用耳习惯做了问卷调查,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来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当音量超过75分贝,你的听力就开始受到损害了……”浙江中医药大学2020级听力学硕士研究生、巴基斯坦籍的留学生杨凯,用流利的汉语,详细为学校师生们普及听力健康知识。他一边讲解,一边还介绍如何使用手机中的音量检测功能,帮助大家做好日常的自我提醒。此次活动涵盖听力知识调查、用耳健康知识宣传、听力能力监测以及用耳健康建议。参加此次爱耳日活动的学生们表示,现在大家对用耳健康的意识还不高,存在很多年轻人因为过度使用耳机或其他有声设备而造成听力损害,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帮助大家提高对用耳健康的意识。“今年的活动效果很好,很多同学和老师都来积极参加,这就达到了我们健康宣传的目的。太有意义了!”活动最后,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万辰难掩激动,他期待着明年能做得更好,为更多人带去用耳健康知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全国最早开设的听力学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依托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技术等省一流学科,以及临床医学博士点、听力学硕士点,取得了“十一五”国家特色专业、“十二五”浙江省优势专业、“十三五”浙江省特色专业的建设成效,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曾2次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并逐渐形成了“建立本科教育标准,引领中国听力教育发展”的专业使命感和“校院企协同育人,产教研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特色。2019年开始,浙江中医药大学招收听力学国际硕士研究生,首届毕业生已经回国发展。今后,学校将继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听力康复专业人才。原文:《钱江晚报》:全国爱耳日 | 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活动: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很重要链接:https://www.thehour.cn/news/502472.html
2022
02.02
“我要守护大家” 浙中医大的“巴铁”研究生成了抗疫志愿者
2022-02-02 08:5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李巧丹 金鑫俊34.5万+阅读“作为医学生,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说这句话的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叫萨布尔(SAEED SABOOR),目前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的硕士研究生。1月27日,正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的萨布尔与同事讨论参与杭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事情。他从同事口中得知,因为疫情原因杭州各医院需要更多志愿者。萨布尔马上找医院提出自己的想法,表示想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工作。“面对疫情要挺身而出,像正义的天使一样守护大家。”萨布尔很喜欢杭州,也非常喜欢志愿者工作,如果有机会他很想为更多的人做点事。在这轮疫情发生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不少师生志愿者挺身而出,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像萨布尔一样热心参与的还有他的同胞、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马丁(MUHAMMAD ZULQARNAIN)。马丁与萨布尔一起报名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作为医学研究生的他们在接受医院的培训后,就迅速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恰逢“春运潮”,核酸检测需求激增,他们就帮助医院做好引导、维持秩序,并为人们提供相应的帮助。马丁和萨布尔刚上岗就碰到了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但他们热情不减,在雨中耐心地引导来医院做核酸检测的人员。“看到那么多急切地想要做核酸的人,我很想帮助他们,因此也就感受不到天气的寒冷了。”萨布尔说。这些病人中有很多人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既不会讲也听不懂英语,萨布尔和马丁就耐心地用中文和他们慢慢解释。听到大家夸赞他们中文说得好、志愿服务做得好时,萨布尔和马丁很开心。“我们很想为杭州做点什么,特别是身为医学生,要承担起肩膀上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穿着的一身白大褂。”萨布尔和马丁表示,自己很珍惜每次服务过程,也很感谢医院给了他们这次宝贵的机会,让他们可以经历这次特殊“战场”历练。原文:《浙江新闻》:“我要守护大家” 浙中医大的“巴铁”研究生成了抗疫志愿者链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804885
2022
01.31
《杭州新闻》:“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浙中医大“巴铁”研究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
通讯员 李巧丹 金鑫俊 见习记者 王泽英“作为医学生,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说这句话的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叫萨布尔,也是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的硕士研究生。1月27日,正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的萨布尔,从同事口中得知,由于疫情杭州各医院需要更多志愿者。他立刻找医院提出自己愿意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的想法,“面对疫情要挺身而出,像正义的天使一样守护大家”。萨布尔很喜欢杭州,也非常喜欢志愿者工作,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想为更多的人做点事。在这轮疫情发生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不少师生志愿者挺身而出,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像萨布尔一样热心参与的,还有他的同胞、学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马丁(MUHAMMAD ZULQARNAIN)。马丁与萨布尔一起报名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作为医学研究生的他们,在接受医院的培训后,迅速走上工作岗位。恰逢“春运潮”,核酸检测需求激增,他们在检测现场帮助医院做好引导、维持秩序,并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两人上岗的这几天,杭州阴雨绵绵,但他们热情不减,在雨中耐心地引导来医院做核酸检测的人。“看到不少人很急切的表情,我想的都是怎么能尽快帮助他们,因此也就感受不到天气的寒冷了。”萨布尔笑着告诉记者。这些病人中,有很多人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既不会讲也听不懂英语,萨布尔和马丁就耐心地用中文和他们慢慢解释。听到大家夸赞他们中文说得好、志愿服务做得棒时,两个小伙子都很开心。“我们很想为杭州做点什么,特别是身为医学生,要承担起肩膀上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穿着的一身白大褂。”责任编辑:邹倩慧原文:《杭州新闻》:“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浙中医大“巴铁”研究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链接:https://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672817472759398400&ic=v97g
2021
03.14
《钱江晚报》:没法儿面对面交流?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国际“云上”春令营,一起来体验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金聪伟自2020年初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给海外人士来华学习与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给广大的海外学生提供一次体验中医药文化的机会,3月初,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线上教学与文化交流,举办了国际“云上”春令营,推动中医药海外宣传。3月12日,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际交流合作处联合主办的为期10天的“云上”春令营圆满落下帷幕,结营仪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学校副校长温成平、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相关教师以及来自罗马尼亚、以色列、葡萄牙、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委内瑞拉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学员共同出席了结营仪式。结营仪式上,温成平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温校长鼓励学员们来华多了解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并欢迎学员们来校进一步深造,与学生们同学习,共交流。学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黄在委首先祝贺学员们顺利完成此次春令营的学习,随后宣读了优秀学员名单并颁发电子证书。黄在委院长表示,此次“云上”春令营虽然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学员们的学习的热情仍旧不曾改变,希望学员们通过营训能得到收获,受到启发。结业典礼上,有3位学员进行了学习汇报。其中来自印尼的学员TAN BIANCA EVANGELINA说“我虽然是华人,但是对中国的印象都源于家中长辈的描述,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国有了新印象,我觉得应该亲自去中国看看。”春令营的课程体系以汉语学习为基础,通过汉语学习让学生了解最本源的中国;以中国文化为依托,通过介绍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让学员们认识今日中国的变化;以中医文化为特色,通过讲授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式、特色疗法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展示了中医药的内涵与魅力。此外,学员们还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走进”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进行“云上”参观,了解学校的变迁,中医的历史和中药的神奇。为促进国际学生来校学习与交流,本次春令营还推出了优秀营员评选及奖励方案。入选的优秀营员如被学校国际学历生项目录取,将享有优先获得国际学生奖学金等机会。来自印尼的学员CENIA SELLY说“参加这次春令营是我2021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不仅了解了不一样的中国,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疫情结束之后我一定要去杭州看看,去浙江中医药大学读书。”来自葡萄牙的学员LARA LOPES在结营回顾中写道“我对中医的了解源于新闻上扎满针和布满火罐印子的人,但是通过老师讲解阴阳、经络知识,让我大开眼界。此次春令营不仅向海外传递了中国声音,也是一次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积极探索。原文:《钱江晚报》:没法儿面对面交流?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国际“云上”春令营,一起来体验下链接:https://www.thehour.cn/news/434493.html
...
4
5
6
7
8
9
与我们联系
@IEC-ZCMU
@IEC-ZCMU
@IEC-ZCMU
@IEC-ZC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