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导肮
媒体关注
网站导航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IEC SYSTEM
EN
招生 >
奖学金 >
校友 >
特色专业 >
留学生活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媒体关注 >
党建新闻 >
来华留学认证 >
突尼斯海外分校 >
关于我们 >
2025
04.08
《北高峰》非遗传承润民心 文化交融谱新篇——丁香书院启幕2025年春季学期
东风送暖,春意正浓。4月2日,东信社区携手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同启幕2025年丁香书院春季新学期,以“迎春四礼”为主题的非遗风筝制作活动,为中外居民共绘春日图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活动不仅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通过文化交融的桥梁,促进了不同国籍居民间的情感共鸣与心灵相通。“迎春四礼”,是东信社区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创新性传承。活动融合了春季“点春、咬春、戴春、惜春”的古老习俗,结合非遗风筝制作技艺,让中外居民在共同参与中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不仅让非遗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让社区治理在文化的浸润中更加温暖人心。依托“国际同心园”共建品牌,东信社区将非遗传承深度嵌入社区治理体系。通过校地共建,与各大高校合作,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让非遗成为联结中外居民的“文化使者”。在这里,中外居民不仅是文化的体验者,更是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浦沿故事,书写着文明互鉴的新篇章。未来,东信社区将继续深化校地共建,拓展国际传播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举办国际音乐周、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活动,让传统非遗走出国门,成为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窗口。同时,结合海外媒体平台,将非遗风筝制作等活动的精彩瞬间传播至全球,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在东信社区丁香书院,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文化的播种,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接下来,东信社区丁香书院将继续深化和拓展文化活动内容,努力打造一个更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东信社区将继续致力打造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融合的国际化社区,为文化传承和社区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原文链接:https://m.1045fm.cn/#/news/share?id=10162808&columId=10000001&columName=%E8%B5%84%E8%AE%AF&shareType=0
2025
04.03
《中新网浙江》浙江中医药大学举行清明祭无语良师仪式
中新网浙江新闻4月3日电(张煜欢 童南森 金鑫俊)近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由基础医学院主办,国际教育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协办的“感恩缅怀无语良师”纪念仪式举行。师生们共同向遗体捐献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活动现场。浙江中医药大学供图  现场,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在场师生们观看了学院原创医学教育纪录片《余烬》,从纪实视角生动展现了无语良师们伟大的生命抉择,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  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储利胜说:“无语良师以无言奉献的精神,为医学教育筑牢根基,也时刻勉励着同学们砥砺前行,以青春奉献于人类生命健康事业。”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董敏华向现场留学生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他呼吁同学们心怀感恩,传承医者精神,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前行。  全体师生在无语良师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敬献鲜花,齐声重温医学生誓言,铭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使命。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级中医学硕士研究生胡杨说:“解剖课程对中医学生有着特殊意义,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继续秉持赤诚之心,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不负无语良师的无私奉献。”(完)原文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0435740heqefandf.shtml
2025
03.03
《橙柿互动》戴耳机时间长,听力受损?浙江中医药大学留学生教你做耳保健操
“来,跟我学!像这样点压听宫穴、敲击天鼓……”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级听力学硕士研究生,赞比亚来华留学生王磊操着流利的中文,字正腔圆地向一位中医学大二男生演示如何做耳保健操。“大家只知道做眼保健操保护眼睛,其实耳朵也非常脆弱,耳保健操每天也做一做,日常护耳保健也一样必要。现在年轻人爱戴耳机听音乐,戴耳机的时间也很长,还有劳累熬夜等不良习惯都可能损伤听力,所以保护听力应该是从小就要开始重视的事。”摩洛哥听力学研究生马旭和马来西亚籍研究生陈熙芫说。陈熙芫今年研三,近一年一直在听力门诊跟着教授接诊病人,她说年轻人现在有耳疾的人数在增加。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13个“世界听力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影响超过15亿人。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为了提高大家的用耳健康意识,保持良好的听力,2月28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专业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兵分三路,分别在学校滨文校区、临平残疾人之家和杭州银行,开展了以“健康聆听·无碍沟通”为主题的健康用耳知识科普活动。在滨文校区活动现场,中外听力学子一起合作,发挥专业特长,为在校师生普及用耳健康和护耳常识。两位学医的非洲小伙子说他们经常会觉得耳朵痛,有时还会听不见。赞比亚籍听力学硕士研究生王磊从裤袋里掏出手机,让他们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他们预约就诊。王磊说:“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像你们这样,偶尔有听不见的情况尤其要引起重视,还是应该去医院检查。”津巴布韦籍学生田中也是听力学研究生,中文也说得不错,面对前来咨询听力问题的中国学生,他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热情地鼓励他们跟着身边正在学习做耳保健操的中外学生一起,“就这样做,跟着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我们每年都会进社区开展爱耳护耳的志愿活动,这次我们来到学校,为学校的老师的同学们提供听力咨询。”马来西亚籍学生陈熙芫笑着说:“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提高大家对健康用耳的认识。”作为全国首个设置听力学专业的高校,浙江中医药大学被誉为听力学的“黄埔军校”、中国听力学家的摇篮。赞比亚籍留学生王磊、马来西亚籍陈熙芫、津巴布韦籍田中、摩洛哥籍马旭、刚果籍金贸,这五位都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研究生,都是“惠耳听力”来华留学生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学生。目前,三届奖学金毕业生在加纳、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的创业已步入正轨,通过数字化技术链接“惠耳听力”中国总部和海外中心,完美解决了定制式助听器制作效率和成本问题,具有不错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来吧,跟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留学生一起来做耳保健操!1.  点听宫:用食指点压耳屏前的听宫穴50次。2.  击天鼓:两手心掩耳,以两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敲击枕部50次。3.   拔鼓膜:将掌心压住耳孔,随后迅速打开,重复20次。4.   拉耳廓:用拇指、食指向上牵拉耳尖,向后牵拉耳廓中部,向下牵拉耳垂各10次,如此重复3次。5.   揉耳廓:用手掌心分别捂住同侧耳廓,做前后搓擦,向前搓擦时耳廓反过来盖住耳孔,共做50次。 6.   搓耳根:用双手食指、中指夹住耳廓,以指掌上下搓擦为一次,共50次。原文链接:https://web-cshd.hbjt.com.cn/article/draft/share/334332?scene=1&id=334332&hbId=Z7GwxM9pvYNp
2025
01.27
《中国蓝新闻》新春走基层丨长见识!我在浙江学中医
小吉来自俄罗斯,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听说春节前的中医门诊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她决定来给老师帮帮忙,顺便长长见识!外国人小吉来自于一个“中医世家”,从小便跟随父亲学习中医,但见证了医院门诊里中国医生的忙碌,她还是被“震惊”了!
2024
11.19
《潮新闻》松弛感拉满!杭州这家医院养生夜校来了“洋学生”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11月19日18:30,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养生夜校”第三期课程如约开课了。这一期的授课老师,是来自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王双珠和她的八段锦团队。她告诉记者,八段锦起源于北宋,被称为“千年长寿操”,一共八式,简单易学。有人说这套中医养生操“一个动作就是一味药”。在练习的人群中,记者看到了几位外国学员的身影。来自俄罗斯的姑娘DILNOZA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她一下课就从滨江转了两趟地铁匆匆赶来学习。DILNOZA说自己从小就对中国中医文化感兴趣,之前还接触过“太极”。相对来说,这套八段锦功法也不是那么难,虽然打起来有点“累”。“感觉这个不是一次就立马有效果,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自哈萨克斯坦的AIBOL则表示学八段锦比其它的运动学起来更轻松,因为他之前接触过八段锦,这次还想再来尝试一下。德国小伙小马是一名中国女婿,他是跟着自己的爱人一起加入到练习“八段锦”的队伍中的,他告诉记者,自己来中国三年了,很喜欢中国文化和美食,练八段锦让他感到放松。
2024
10.23
【浦沿发布】:古镇灯火,匠心共融 ——一场跨越文化的非遗盛宴
2024
09.29
赛会之城 | 跟着医学生逛数贸会,领略别样的医疗“黑科技”
2024
09.22
数贸故事第⑨⑥期 | 听力康复中国方案走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浙江中医药大学“惠耳听力”来华留学研究生项目的实践与成效
听力康复中国方案走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浙江中医药大学“惠耳听力”来华留学研究生项目的实践与成效2001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创办了全国首个听力学本科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校院企协同育人,产教研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达95%,在全国同类专业排名稳居前三。同时,学校在来华留学生工作方面积累了近40年的办学经验,迄今已培养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名国(境)外学生。2019年,为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杭州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合作,企业投入300万设立“惠耳听力”来华留学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同时成立项目实训基地,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听力学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数字化技术使海外患者在24小时内戴上“中国方案定制机”中国总部和海外听力中心通过3D扫描仪和3D打印机无缝衔接,完成定制式助听器的生产和配置。其流程主要有四步:(1)耳模数据采集。海外听力中心通过3D扫描仪将用户耳模数据扫描,确保数据准确性。扫描后,即刻传输到中国杭州总部生产部。(2)数据传输处理。中国总部收到海外耳模数据后,立即进行读取、设计,这个过程一般为30-60分钟。(3)定制机外壳打印。设计完成后,将定制机外壳方案传输到海外工厂的3D打印机,并即刻进行外壳3D打印,打印过程约3-4小时。(4)安装与质检。打印完毕后,工程师将内部零配件进行安装,随后完成质检和包装,整个过程需1-2小时。因此,惠耳听力海外中心的定制式助听器从采集数据到拿到成品,仅需1天。(在海外,其他助听器中心制作定制机一般需要1个月。)3D打印技术通过国内外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用户当天配机,第二天取机,完美解决了定制式助听器制作效率和成本问题,使惠耳听力海外中心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而扩大定制式助听器市场亦是企业日后发展海外市场的重点。目前,三届毕业生在当地的创业均已步入正轨,通过数字化技术链接中国总部和海外中心,完美解决了定制式助听器制作效率和成本问题,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以上3家中心外,预计2024-2025年完成在赞比亚、乌干达、马来西亚等国的布局。本项目依托企业和高校从人才培养、职业发展、创业加持等全链条跟进,为欠缺听力学高层次人才和领先技术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听力康复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听力与言语障碍者带去健康的希望。
1
2
3
4
5
6
7
...
与我们联系
@IEC-ZCMU
@IEC-ZCMU
@IEC-ZCMU
@IEC-ZCMU